2月2日,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在此开启。跑第三棒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,步伐矫健。他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、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院士,“人民科学家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。
从“嫦娥奔月”到“逐梦火星”,叶培建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50余载。他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,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,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,嫦娥二号、嫦娥四号、嫦娥五号试验器、嫦娥五号总指挥、总设计师顾问。
如今,已经77岁的叶培建依然精神矍铄,也依旧忙碌,当顾问、带队伍、编杂志、参与科普……无论多忙多累、刮风下雨,他每天还坚持走上1万步。动力来自他矢志一生的报国信念:“保持好节奏,争取为国家多做事情!”
矢志报国
“我喜欢为国家做事情,做得越多越好”
从考大学、出国留学到工作,叶培建漫长的奋斗生涯中面临多次选择。但对他来说,做选择不是难事,四个字贯穿始终:国家需要。
叶培建出生于军人家庭。父亲深知国家落后就要挨打,希望他能学工报效祖国。在父亲教诲下,叶培建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,后来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,赴瑞士求学。
留学日子里,叶培建埋头苦读。瑞士风景优美、社会发达,但这些都不能分散他读书的精力。曾经有家瑞士的报纸采访叶培建时问他:“你怎么从来不去咖啡厅,从来不去看电影?”叶培建说:“我们出来读书很不容易,我应该为国家努力学习。”他知道自己肩上担子有多重:“那时候我们每个留学生在瑞士的生活费大约是600法郎一个月,相当于国内二三十位工人辛勤劳动所得。”
1985年8月,论文答辩一结束,获得瑞士科学博士学位后,叶培建便动身回了国。面对当时国内和瑞士的巨大落差,他没有做任何走与留的思想斗争:“金屋银屋不如我的茅草屋,建设自己的国家,我们不干谁来干?”
回国后,叶培建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,负责卫星测试地面设备研发和航天信息化工程。探索星辰、耕耘天际,面对的困难和艰辛数不胜数,注定要与攻坚克难为伍。
1996年,叶培建开始担任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。这是他挂帅研制的第一颗卫星,技术起点高、研制难度大,其中便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刻。
2000年,资源二号01星成功发射。然而,卫星入轨后的第二天突然失去了联系。在完成任务后的返回途中,叶培建收到了卫星“失联”的消息。
“当时我真想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。”叶培建回忆说,当时听到消息后心里一紧,压力很大,感到难以向全国人民交代。
责任比命大,天大的担子也得扛起来。紧急关头,叶培建直面难题,争分夺秒找出原因。当卫星再一次经过中国上空的时候,工作人员立刻发出了正确的控制指令。机会抓住了!卫星接收到正确指令,迅速调整姿态,恢复了正常运行。该星大大超过2年的设计寿命,实际工作了4年多,成为应用广泛的“智多星”。
“搞航天一定要安下心来。”面对一切诱惑和干扰,叶培建始终心如止水。20世纪90年代初,有单位以40万元的年薪和其他优厚条件聘请叶培建,当时,他的工资一个月才2000多块钱。有人说,叶老要是去了就是个百万富翁。但是叶培建丝毫不为所动,婉言谢绝。
“我喜欢为国家做事情,做得越多越好。”这是叶培建一辈子的坚守。有了这份深深的爱国情怀,根就扎得深,心就能够稳。
勇于攀登
“没有大胆创新,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”
2004年初,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。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被命名为“嫦娥一号”,由叶培建担任总设计师兼总指挥。
此前,我国已经在应用卫星、载人航天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,可深空探测方面还是一片空白。嫦娥一号要从地球奔向38万多千米外的月球,并绕月飞行一年,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前所未见的技术难点。
周期短、任务重,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,有时甚至是几十个小时的连轴转。年过花甲的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队伍,瞄准当时绕月探测国际先进水平,奋力拼搏,攻克了一系列难题,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研制。2007年10月24日,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,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奔月的梦想实现,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第三座里程碑。
在我国探月工程中,单号星是主星,双号星是备份星。为的就是一旦主星任务失败,可迅速让备份星上阵。嫦娥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后,有人不主张继续发射嫦娥二号。叶培建据理力争,将嫦娥二号的任务争取下来,并进行了技术改进和创新。2010年国庆节,嫦娥二号发射成功,不但绕月飞行,还飞到拉格朗日L2点这一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观测点,实现多项突破,为后续落月任务奠定了基础。
“我们要发展,就必须要靠创新,必须要技术上更强大。”这是叶培建一直的主张,他也愿意为此倾心付出。
2013年12月,嫦娥三号成功落月。有嫦娥二号珠玉在前,嫦娥四号发不发已无争议。但落在哪里,出现分歧。
有人认为,稳妥起见,应该把探测器落在月球正面。叶培建则主张:月球背面没人去过,嫦娥四号要迈出人类尚未迈出的那一步,“没有大胆创新,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。”
经过研讨,最终确定将嫦娥四号落在月球的背面。但要实现这一技术,面临一个世界性难题:由于月球始终是正面朝着地球,背面无法和地球建立通讯联系,要降落月背,首先要解决月球背面的中继通讯问题。2018年5月21日,嫦娥四号中继卫星“鹊桥”成功发射。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,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专家感叹:“从今以后,我们再不能说,中国人只会跟着干了!”
“我们要做一些‘冒险的事’,去开拓,去创新。”叶培建说,“但是也绝不能傻大胆。”探索创新的另一面,是求真务实、精益求精。
航天有句话叫“100减1等于0”。由于探测器发射到太空后没办法进行维修和更换,一丁点问题也可能招致失败,所以质量必须绝对可靠。叶培建在团队中提出,对质量问题“捕风捉影”,发射前谁能发现、暴露自己的问题,不仅不处分、不批评,还要表扬,不让任何隐患漏网。
十余年风雨兼程,探月工程稳步前进。2020年12月17日凌晨,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,我国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。“进度没有拖,经费没有超,指标没有降。”叶培建说,各国的航天任务当中拖进度超经费的比比皆是,“我们这三步做到了,而且还超额完成!”
带队伍、抓科普
“航天事业要薪火相传”
冬奥会火炬传递这天,叶培建深深感慨:“航天事业也要像火炬接力一样,薪火相传。”在他看来,把“探月精神”传递下去,培养一支过硬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,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他为此花费了很大的精力。
叶培建跟团队成员干在一起,既言传身教,更悉心培养。团队每位成员的特长、爱好和趣事,他如数家珍。谁取得了什么成就,他满是骄傲和欣慰。大家有什么弱项,他也了然于胸。一次,叶培建送给副总师每人一本书,扉页上给每人都写上了一句话,指出他存在的一个问题,帮助大家补齐短板。
叶培建敢于让年轻人挑担子,给他们舞台和信心,不断激励年轻人队伍。同时,他又力争帮助现任总师“卸担子”。近些年,叶培建更多是站在幕后,但每次发射,他还是会冲到第一线,给大家“撑腰”。每次任务中最难的问题,叶培建一定做到心中有数,为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帮一把。在发射现场,他这里走走,那里逛逛。大家都说,叶总就是“定海神针”,只要有他在,哪怕一句话不说,心里也踏实。
“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与科普有很大关系。”叶培建还始终关心和积极参与科普活动。尽管工作很忙,年纪也大了,他还是尽可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航天科普活动,“今天在年轻人心中播下航天的种子,也许明日就会多一位杰出的航天英才。”
围绕中国探月工程、人类为什么要开展航天活动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等主题,叶培建近年来多次走进政府机关、高校等进行科普讲授,疫情发生前,每年数量都在20场左右。不论是两三千人济济一堂,还是只有几十人安静聆听,叶培建事先都会认真准备,面对不同对象,用不同深度的语言去讲授。他的科普讲座很受听众欢迎,有时报告厅不够大,人们只好坐在走道上、阶梯上聆听。
为了向更多人介绍中国航天事业,叶培建还着手专业丛书和杂志的编著。他发动航天系统的专家,编著了一套23册的空间技术科学丛书,很多高校已将这套书当做教材用;院士科普丛书之一《征程,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》已经出版,主要面向中学生群体;他还担任主编创刊《空间科学与技术》杂志,以全英文向全世界发行,让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进步。
“还要想得更远一点。”作为一名院士,叶培建在完成当前任务的同时,一直在积极思考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:嫦娥六号、嫦娥七号、嫦娥八号,月球科考站,小行星探测……挺进星辰大海,中国步履不停!(本网记者:魏杰编辑:冯南)